镇宁箭楼
在宁鲁口两侧各有一敌楼,亦称箭楼,西侧早被大水冲毁,东侧砖碉楼名“镇宁”。此楼是一座条石砌基,青砖砌墙的空心敌楼。楼南有门,门额上嵌有石匾,阴刻楷书“镇宁”二字,匾外四周有砖雕图案。碹拱门石框上原雕有花饰。
镇宁楼分上、下两层,下层由南门进,有梯道可通上层;上层东西各四箭窗,北有三箭窗,南有一小门居两箭窗中。楼为回廊结构,顶上原有铺房为仿木结构。
镇宁空心箭楼是居庸关以西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座完要的空心费楼。二层的空心管楼。全部用青砖砌成,高达17米,楼体上下贯通,形成回廊,沿回廊四面共有14个箭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敌情,设计理念独具匠心。穿过置身于杂草中的拱门,走近箭楼,于风中仰望,巍峨挺拔的箭楼如同一位沉稳持重的长者,威严地注视着来自远方的游客。进入箭楼的通道,沿着青石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上,墙壁传达出历史厚重的回声。登上楼顶眺望远方,耳边鼓柝依稀,眼前烽烟又起。沿河沟一直向上,这里为一极冲河口,蒙人常由此侵入。隆庆和议后,这里的马市也正式开放,建于河沟东侧的半坡上。双方以长城上的箭楼为界,北有马市楼村,属蒙人的住宿地,现还有马市楼村旧址。
传说蒙古首领俺答的妻子三娘子多次来此巡视,深得蒙汉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镇宁箭楼雄立于南市场城的北墙之上,也就是长城之上,保护得非常完整。是大同镇长城沿线上最为完整的一座复格,前楼北面基座外露7层石条,东西12米,南北13米,包砖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8厘米。箭楼东侧有一砖碹拱门,进深4米,现只能有腰通过。南市场城南北50米,东西50米。四墙基本残存,残高3--6米。正对箭楼南墙上有一砖碹门洞,进深6米,宽2.35米,外露6层石条。镇宁楼被当地人叫做“狐仙楼”,因为当地百姓所信奉里面住有狐仙的一些传说,才得以保全。
马市楼是空心且内有阶梯的砖石结构建筑,这种空心箭楼是当年抗倭名将戚继光设计,后来推广到全国各个边关的。一进楼门,便可沿着石阶攀上楼顶,马市楼的风光更在其楼顶眺望之中。站在平台上向东北嘹望,便是万里长城的来向,长城外侧山腰上还隐约可见一高一低两条当年开辟的茶马古道;望向西北,便是万里长城通向西北的去向。楼下的大河沟直通内蒙古凉城县,河沟狭窄处,便是长城内侧兵士日夜把守的宁鲁口。向正北望去,远处是五路山的崇山峻岭,近处是深涧,眼底下便是宁鲁堡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