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云县从“煤都”到“绿都” 探索资源型县域转型新路径
作为山西省重点煤炭能源大县,左云县紧扣全市“能源之城、算力之城、文化之城”新定位,深度挖掘“四大赛道”发展潜力,努力实现从“黑色能源”向“绿色动能”的战略转变,全力构建“四区一城一域”发展新格局。
一是项目建设加速能源结构转型。3月27日,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左云16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开工,作为晋北基地首批开工的新能源项目,标志着“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采煤沉陷区新能源项目正式落地。这一项目总投资约62.8亿元,规划建设177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其中光伏发电160万千瓦、风力发电17万千瓦,计划2026年底竣工投产。项目集“风、光、火、储、网”于一体,依托已开工建设的“大同—怀来—天津北—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通道,将清洁能源送往北京、天津等负荷中心消纳。项目推进过程中,左云县坚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把握时间节点,深化政策研究、强化调度协调,为项目提供全流程保障,确保早投产、早达效。
二是创新驱动构建绿色发展体系。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作为全国首个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在左云县布局了50万千瓦规模,6个项目总投资46.7亿元。在这里,“华为智能组串逆变器”“双轴跟踪支架”等国内外领先的技术设备得到大规模应用。该基地创新采用“双轴跟踪光伏支架”,可调节倾斜角度,发电效率比传统固定式支架高出20%以上。同时,电站采用MWT(金属穿透)背接触光伏电池生产技术,多晶组件转化效率达到17.2%,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左云县还积极探索“林光互补”和“农光互补”等绿色发展模式。在采煤沉陷区上,利用光伏板的遮挡减少水分蒸发,提升植被成活率,恢复当地生态。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汇聚发展活力。3月14日,左云县与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成立“新能源重卡运力联盟”,整合当地煤矿集团、物流企业,构建“车+桩+光储+运力”的零碳运输体系。同时,左云县组织专人先后同内蒙古东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津美碳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就深化合作、推动项目落地等事宜深入交流。左云县以开放姿态吸引优质企业合作,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下一步,左云县将继续坚持“新能源、配套煤电、送出通道‘三位一体’”统筹推进,落实“规模化、集中化、集约化”建设要求,全力推动新能源开发和采煤沉陷区生态保护治理协同发展。这些举措将为山西省建设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作出积极贡献,也为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左云经验”。(编写:姜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三晋通APP
晋公网安备 14022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