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全省各市特色非遗表演见闻
气势恢宏的绛州鼓乐《秦王点兵》、独具风韵的河曲二人台《红红火火二人台》、经久不衰的北路梆子《打金枝》……连日来,在2023黄河非遗大展上,我省各市特色非遗表演轮番上阵,给广大参展观众带来了一场沉浸式“非遗盛宴”,也为大展增添了不少魅力。
“在大展现场还能看到原汁原味的非遗表演,太令人惊喜了!”11月9日上午,在黄河非遗大展现场观看了太原锣鼓表演《杨门女将》后,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学生张皓宇兴奋地说。
山西是非遗大省,丰富的文化底蕴浸染了这里的每个角落。每到非遗表演时,现场都会聚集很多围观者。表演者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引来观众阵阵掌声,每到精彩之处,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拍照。
大展首日,忻州市民李栋专门开车带着家人来到现场。他第一次看到绛州鼓乐的现场表演,感觉很震撼、很新鲜。“山西的文化太厚重了,这种鼓乐表演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次在现场看,真是赏心悦目,很有民俗味道。”李栋坦言,“这次来非遗大展,能免费看到这么精彩的非遗演出,实在是不虚此行!希望类似的展演以后能多多举行,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体验不同的民俗风情。”
记者了解到,绛州鼓乐是流行于新绛县的传统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作为新绛当地流行的锣鼓乐、吹打乐,是地方原生态的时代体现和艺术再现,素以擂大鼓、花敲干打、演绎故事著称,以《秦王点兵》《老鼠娶亲》《滚核桃》等经典曲目为代表作,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山西十大文化品牌”之一。
当多彩的非遗文化吸引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就会营造出人人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以前只在电视上观看过的展览,如今来到我们身边。”来自太原市的“00后”左晓艳对记者说,“看到各位非遗表演者精彩的演绎,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并且重新爱上了它。”
“专程带着孩子来参观游玩,让她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大展现场,阳泉市民赵祥表示,这些非遗表演非常有意义,可以让鲜活的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落地生根。
在2023黄河非遗大展期间,运城市、忻州市、太原市、临汾市、吕梁市精心准备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独具特色的优秀非遗表演类项目,一场场表演令参展观众拍手叫好、啧啧称赞,让大家收获了别样的视觉享受。
据记者了解,大展还将陆续推出临县伞头秧歌、大唢呐等独具地域特色的非遗表演类节目。这些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不仅充满了独特的地域气息和传统韵味,还在传统民间文化中注入了现代文化元素,对此感兴趣的非遗“粉丝”可以前往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一饱眼福。
省文旅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非遗展演生动展现了我省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既是对我省非遗文化的大力宣传,也是对我省非遗保护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
上图:精彩的非遗表演引来许多观众围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