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砥砺十余载,沧海变桑田。
党的十八大以来,左云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地走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每一步都落地有声。
过去十年,是该县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十年。10年间,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经济发展稳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在恢弘壮阔的时代画卷中历经了转型蝶变,留下了浓墨重彩。
项目建设方兴未艾
七月的白羊大地,欣欣向荣。
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重型卡车来回穿梭,工人们在数十米高的脚手架上埋头工作……7月12日,作为当地今年项目建设的“重头戏”,左云县鹊盛活性炭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活性炭项目的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已经到了冲刺阶段,建设进度一天一个样。”该项目筹备组负责人殷悦儒说。
近年来,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压舱石”“顶梁柱”,在科学精准防控疫情的同时推进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面对企业的迫切需求,该县相关部门将服务送上门,从项目审批所需的各类材料和注意事项,到各类审批事项的梳理,为项目推进提供最大便利。包括鹊盛活性炭项目、年产1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等5个项目有望年内实现投产。
另外,义达利水泥制品新建项目和年产1万台套智能机械设备生产项目等4个新项目完成了签约,左云开发区35KV输变电工程等4个项目宣布开工,年产6万吨的风力发电塔筒制造项目和君辉风电场70MW风电增容项目正式投产……一场项目建设的热潮在左云县掀起。
10年间,左云县依托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召开了近年来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招商引资大会,今年又开展了招商引资“夏季行动”。以诚招商、以情招商,左云县引进了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实现了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经济总量快速攀升。
集体经济壮大提质
10年来,白羊大地山乡巨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所有行政村公路通达、光纤宽带通达、农村集体经济全部“破零”。5月23日,左云县小京庄乡酸茨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富强正在村里新建的宏富工矿物资公司生产车间调试设备。见到记者到来,他说:“现在正在试生产,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就可以正式投产。”据记者了解,该公司生产的产品是矿用菱形支护网。王富强所在的车间,原本是村里一个弃置已久的旧院子,如今不时传出机器的轰鸣声。车间里,一张巨大的“铁网”正在几位技术人员的操作下不断加长。这是酸茨河村的一件大事。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提质,关键是科学谋划、因地制宜。近年来,左云县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基础工作,将之列入党建“书记项目”,通过政策引导、外出学习、观摩评比等,全县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由2012年的几乎为零增加到2021年的73个。
近日,记者走进左云县管家堡乡黑土口村,整齐干净的道路,粉刷一新的院落,村民们三三两两在欣赏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题的展板,孩子们则在健身器材上尽情嬉戏,村民们在党建文化广场跳舞,老人们开心地聊着天……说起家乡的变化,大家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村儿是越来越美了,外边儿的亲戚们来串门儿,都说是漂亮的快认不得啦!”“这10年里,村里的日子蒸蒸日上,多亏了新的村‘两委’班子!村支书工作有章有法,在他的带动下,整个班子干劲儿十足。”
除此之外,该县管家堡乡黑土口村依托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区位优势,通过用自产小麦自酿啤酒打造乡村“啤酒屋”,充分发挥边塞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旅产业链;鹊儿山镇小破堡村利用村集体用地上的一座旧学校的屋顶安装了200多平方米的80千瓦太阳能光伏板,这也是全县较大的集体光伏项目,预计今年并网后,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万余元;小京庄乡孟家堡村根据村里种植莜麦、胡麻等小杂粮的特点,新建一座小杂粮加工厂,方便群众使用的同时也能为村集体增收;马力寨村以集体荒地出租的方式,扶持建设畜牧养殖园区,村集体年增加荒地出租收入12万元……
生态文旅融合发展
午饭时间,左云县管家堡天然居客栈的店主邓玉祥为游览明长城的游客清唱长城小曲,游客吃着饭、听着歌,好不惬意。“2012年,趁着县里的长城旅游热,天然居客栈开张了。在经营过程中,我把有唱有跳作为客栈特色,满足游客对边塞文化和乡村文化氛围的好奇心。”经过不懈努力,邓玉祥能唱的歌越来越多。她不仅会唱很多现代歌曲,蒙汉调、晋剧、耍孩儿、道情也是样样拿手,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店主。
10年间,左云县长城沿线的小酒馆、小客栈如雨后春笋逐年增多。依托摩天岭省级风景名胜区,先后成立了月华池写生基地、小河口写生基地、左云县夏都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底,天然居客栈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首批“长城人家”称号,又“火”了一把。邓玉祥深有感触:“我本来是名普通农村妇女,有幸生活在长城脚下,更有幸通过客栈吃上‘旅游饭’,这得感谢政府的文旅政策好。”
为了不让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蒙尘,多年来,左云县紧抓契机,以建设“长城故乡、京西避暑胜地、自驾游目的地”为目标,把“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美食+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生态文旅体育融合引领区。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党百年来的执着追求。10年来,县委、县政府用心办好民生事业,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确保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2021年,对县城旧城7条小街小巷进行改造;委托专业机构分3个年度为就业年龄段(16—59周岁)的280多名精神残疾人提供一次为期4个月的托养康复服务;对县城梓涵小区、云和园小区等46个已完成节能改造的居民小区,进行供排水管线、存车棚、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改造;对东山公园现有道路进行改造,铺设彩色沥青路面;对2500名未就业劳动力开展农业技术、家政服务、中式面点、电子商务等方面技术培训……一件件实事温暖人心。10年来,左云县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以及每年的10项民生实事工程,让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更加舒心、安心、称心。
非凡十年,非凡巨变。
左云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4.7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43.2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3.4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7.5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0.73元,增长到2021年的99.71亿元。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唯初心不变、乘风破浪,方能不负韶华。晋北小康县正带领着15万白羊儿女,只争朝夕、奋发进取,在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继续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