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左云县继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多方谋划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推动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治本攻坚,全年各行业领域均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一是全方位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政府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重点任务清单和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清单》;调整了安委会组成人员,由书记和县长任双主任,同时增加了县纪委监委、县人民法院、县检察院为成员单位;在安委会领导下设立了包含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校园安全、餐饮住宿等14个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全年县安委会共召开4次全会、10次安全例会,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是严把安全准入门槛。严格对照山西省化工项目“十条准入”标准,在项目立项前聘请省内外专家对招商引资意向性的8个化工项目进行了安全性准入审查,严防淘汰落后的高风险产能异地转移、风险转嫁。督促2 家活性炭企业履行了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指导 11家活性炭企业开展了安全设计诊断,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安全生产硬件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
三是严格落实安全风险综合管控措施。加强党的二十大期间煤矿驻矿盯守,派出34名煤矿监管专员累计驻矿盯守43天。全年各行业领域共成立安全检查督查组350多个,检查企业1151家次,发现一般问题隐患1516条,责令限期整改企业207家,行政罚款累计49.35万元;停产整顿1家,问责曝光煤矿企业典型案例1个、危化企业典型案例1个。
四是紧紧守住煤矿安全基本盘。紧盯煤矿水害、火灾、瓦斯、顶板等重大风险隐患致灾因素,在加强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的同时,创新开展矿与矿交叉检查,全年检查煤矿企业共发现各类问题隐患1245条,下达执法文书192份,对17座煤矿行政罚款共计238.4万元;责令停产整顿煤矿2座;对两名矿长安全考核记扣9分。
五是持续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和应急能力建设。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煤矿企业中,达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有3座、达二级的有10座。危化企业中,20座加油站全部完成三级标准化创建工作。推进煤矿企业“电子封条”建设,目前已有19座煤矿实现“电子封条”联网。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组织高家窑煤业开展应急演练;新建全县应急物资库,在疫情防控非常时期,分批次购进700多万元的非医疗类应急物资,为抗疫一线提供应急保障;强化应急值守,全年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保障应急突发事件信息畅通。(编写:吕佳宇)